以生命影響孩子 兒童之家院長:教導正確價值觀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11/07 16:58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2

分享:

分享:

種種原因未能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,面對的生活難題非普通人想像,在播道兒童之家服務了20年的羅美珍院長,正為60周年籌備新書,跟她談起孩子某些片段仍泛淚光:「問孩子最喜歡這裏些甚麼,有人說因為有餐飯食……」

就是每餐溫飽,有人噓寒問暖,叫孩子心安,所以,11歲的敏婷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。「住在家舍不一定不開心,無爸爸媽媽不代表無一切,都會有很多好的回憶……」

生於哪一種家庭,每人的成長路便迥然不同。對於敏婷來說,6歲那年來到播道兒童之家(下簡稱兒家)已經是很開心的事:父母無力照顧她,從小已由不同寄養家庭照顧,直到最後一位姨姨因健康出問題,便來了兒家。

跟敏婷談了一會,她說了好幾次「乖」,一直堆滿笑容的孩子,談吐有禮,可以有幾「曳」?最早的記憶是4歲:那寄養家庭姨姨因她「瀨尿」只容許每天飲兩杯水。「爸媽沒有教我不要瀨尿……我刷牙她也看着我,不可因口渴而飲生水。」她自知無人可保護自己,因此更要乖:

只困在(寄養)家中,沒有媽媽也沒有社工,甚麼也不可以做,那時很不開心。

無選擇 只有乖

撒野?敏婷說:「姨姨叫我做甚麼便做……現在看來,我真的很成熟、很乖。」

父親早逝,媽媽無力照顧她遂安排入兒家。「初時入來都會不開心,明明我有媽媽,為甚麼要入來?我只識喊。」早年每星期跟媽媽相聚的一天,現在,已成她寶貴的回憶……她媽媽亦於3年前溘逝。猶幸兒家的集體生活,小朋友間會彼此關心,成為她的精神支柱。

其他孩子寫卡給我,拍拍我、攬我,他們給我的友誼,令我很感動。

她不斷憶述媽媽的瑣事,甚至閒話家常的一字一句,已知那是小朋友努力抓緊的寶貴回憶。「那時我可去她的家,跟她瞓在床上睇電視,我覺得很溫馨……」當心頭有刻惦記媽媽,敏婷便想起這一段情景,接着祈禱……兒家的姑娘教她不同排遣傷痛的方式,包括寫信放在媽媽遺照旁:「當我想喊的時候,可以喊,喊完冷靜自己,便飲杯水。」接着,她拿起杯水飲下……記者見狀,便着她可以暫停訪問,這懂事孩子即說:「不,我口喝而已……飲完水心情會平復。」

敏婷已接受媽媽離世的事實。(曾有為攝)

縱然知道自己的成長路跟同學不同,她慶幸兒家令她有信仰。「耶穌給我很多恩典,在這裏令我有安全感,有愛……以前只要提起媽媽,都會不開心,不過,現在我會祈禱……她先前已信了耶穌,我知道她去了天堂。」

她可明白「放下」的意義?「我已經學懂了,所以接受到媽媽已離開。其實,久不久也會喊,不過,已經兩年了,不會再喊太多。」媽媽的回憶,已放在心上。

不同故事 從未看化

跟孩子共度其人生艱難時刻,多少令他們將情感投射在照顧的社工身上;然而,基於公平原則,安撫難過的孩子可以拍拍肩膀、擁抱,平常親暱舉動也適可而止,畢竟不是孩子的親人,情感亦需拿捏得宜。

羅美珍看着不同年代的兒家孩子成長,不諱言他們普遍早熟,亦因為缺乏安全感,較難與人分享、相處。

這可是他們的生存之道,要識看成人的眉頭眼額。

每個年代也有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,近5年則發現,不少孩子的家長也有濫藥習慣,而有特殊學習需要(SEN)的孩子亦特別多,對她來說是另一種挑戰,需要投放更多資源與時間。

播道兒童之家羅美珍院長,正為 60 周年籌備新書,旁觀不同小生命成長的曲折故事,仍滿有一團火,努力引領他們走向光明之路。(曾有為攝)

兒家屬基督教團體,她直言好些孩子藉着信仰,令他們覺得自己有價值,幫助自己好好生活。「他們的生活真的不幸、無常,某程度信仰可令自己滿足。」怎樣引導孩子看自身不幸?有孩子會祈禱着上帝令媽媽不要吸毒,然而,大人知沒有「影響」,她會解釋。

在地的爸爸也不一定愛子女,沒有『無不是的父母』……見過有孩子會假想媽媽很愛自己,我們做得耐會知,不能說甚麼,那是孩子賴以為生的價值。我們可以做,是教正確價值觀,讓他們長大自行判斷是非黑白。

家庭早已命定,改不了。就算她有信仰,面對孩子的苦難也無從跟他們解釋:「有孩子問,祈禱後媽媽仍然有毒癮……我不懂解釋,只有說:不如我們一起面對困難?這一刻,我們在一起,是有種治癒力量。」心理學家曾教她,當孩子很難過,抱抱他,已是治療。

旁觀不同小生命的故事,羅美珍院長自言從未「看化」。究竟生命影響生活的力量有多大?她也是邊走邊看。直到今天,仍有不少已長大的孩子,斷斷續續給她知道,他們在某一地方生活很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第二人生助跑計劃

兒家近年終於有孩子分別考上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,因多年來也只有兩人成功,普遍也未能繼續升學。由於兒童之家規定院友到18歲後需要離開,為負擔房租,很多院友需要工作養活自己,因而放棄學業。「第二人生助跑計劃」便為這群院友提供最多兩年的住宿,教導他們怎樣獨立生活和協助他們做好理財規劃。

撰文 : 羅惠儀